媒体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新华网:对话重庆交通大学 | 探索在教育数字化上开辟发展新空间

日期:2024年04月22日 12:49 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点击率:

数字时代,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立足国家战略,把握发展机遇,需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大力推动高校数字教育迭代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支撑。对高校来说,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数字重庆建设要求,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通过数字转型、技术赋能,有效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呢?

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了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围绕“教育数字化”,介绍分享交通大学在“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化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多方面做出的大胆尝试及实践成效。

主持人:教育是关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数字化教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从“数字中国”“教育数字化”的提出,您如何看待数字教育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张铭:“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乃至教育强国建设,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必须以教育数字化为引擎,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由过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现在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科交叉还有跨学科的研究,推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构筑学校事业发展新优势。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数字化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教育进行系统的变革,它不仅仅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加入数字化,更加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流程再造,教育内容重构,教育结构重组,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是实现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教育数字化可以促进生成大规模的优质教育资源,并能通过互联网跨越地域限制,将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偏远地区,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共享,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三是支持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教育数字化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学情诊断分析,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提供非常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能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使得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贯穿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数字化时代,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数字技术可以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多媒体学习场景,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主持人:张校长已经从多方面给我们强调了推动数字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数字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那么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交通大学在“教育数字化”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成果?

张铭: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我校教育数字化也取得积极成效,智慧教学环境不断完善,优质数字资源不断丰富,教育数字化应用不断深化,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


主持人:可否请张校长以具体的案例,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在数字化资源平台搭建、数字化课程开发、在线教学模式探索、数字化强师建设、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等方面,提供的“高校智慧”创新样本?

张铭:具体来讲,在数字化资源平台方面:我校先后建设并升级了智能化的课程资源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课程思政综合平台、图书馆文献平台,打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全校2500余门课程依托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资源,累计建设题库600万个,课程视频450万分钟,作业100万个,案例库30万个,数字图书资源2TB,通过资源平台灵活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并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对接、虚拟实体实验互补”,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迭代跃升。同时通过实时采集与分析平台课程信息及学习数据,为教师差异化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定制化、精准化支持服务和资源推荐。

数字化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积极开发和引入数字化课程,例如通过VR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全息虚拟仿真技术的轨道交通建筑设计”和“感悟‘两路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VR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质量稳步得到提升,共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部级一流课程91门,1000多门在线课程面向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通过课程开发,形成了一定的辐射效应,例如“乡村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AI互动空间”,现已在35个乡镇推动了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

在线教学模式探索方面: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在线教学建设,在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各学科专业根据课程不同特点,构建了基于MOOC、BOPPPS模型和Bloom思维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看中学、学中做、做中思,最终实现对课堂知识掌握从初级思维认知上升为高级思维认知。同时,学校正建设以建筑学专业知识图谱为代表的一系列课程知识图谱,更加快速、准确地匹配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效果反馈和路径推荐,实现高效的自适应学习。推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被动式学习”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转变。

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建设了覆盖各层次的数字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课程,将提升数字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并通过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习实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通过举办大学生人工智能方面的大赛,征集教师“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鼓励师生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和自主学习中,推动教学模式向虚实融合、“师/生/机”三元交互的教学新范式转变。


主持人:感谢张校长的分享!我们都知道,数字时代,倡导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数字技术正好能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教育服务。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面临过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挑战的?

张铭:当前,数字化正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的新浪潮,催生了数字教育新业态,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1)传统班级和课程制度限制个性化教学发展方面。受传统班级、课程为单位开展的面授教学制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顾及到每位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自主权和个性化指导不足。

我校加大数字教育软硬件建设,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加大智慧教室建设力度,建设了15间智慧教室,2024年将实现智慧录播教室全覆盖,并建设智慧教育中心,鼓励教师开展智能化教学探索与改革,利用大数据为师生精准画像,逐步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精准分析、对教学结果的精准预测、对教学过程的精准调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教师角色和能力转变不足的问题。面对数字化转型,教师要适应新角色,传统教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可能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难以有效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教学。

因此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加大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灵活教师培训方式,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共享性和交互性,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技术教学能力;二是加大数字资源建设与引进力度,通过建立或引进精品数字课程资源库、优秀数字教学案例资源库、优质教师资源共享资源库等,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技术教学能力;三是通过举办教师数字能力大赛,教学示范课等,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及教学能力;最终通过以上举措,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通过上述措施,教师数字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学校近年来在全国青年教室讲课比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多次获得全国奖励。

(3)资源碎片化给学生学习带来选择困境。数字时代,海量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给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选择困境。

为此,学校通过全面梳理学科知识,整合碎片化知识,加强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智化课程建设,重构知识间的关系,构建具有学科知识验证、学科知识融合、学科知识图谱导航的可视化学习引擎,为学生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学习支持服务。同时,通过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针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梳理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学习提供精准资源。

(4)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数字化发展,各类业务产生的数据日益增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学校将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数据访问控制,加强敏感信息保护,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网络安全事故,减少数据安全风险,加强师生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师生数据安全意识。


主持人:我们已经看到学校为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了许多工作。请问张校长,您认为学校在教育数字化方面的成果和影响力在未来会如何发展?有哪些具体的目标和规划在教育数字化上开辟发展新空间?

张铭: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深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革,以新技术支撑新教学,以新空间构建新环境,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具体来看,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数字教育顶层设计。围绕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等维度,制定统一的总体架构、技术规范和建设路径,对学校数字教育进行系统性、前瞻性顶层设计和规划,着力打造五大智慧空间,包括泛在育人空间、科研协同空间、校务治理空间、师生服务空间和开放办学空间;重点实施九大提升工程,包括教育教学提升工程、科研协同提升工程、党建思政提升工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师生服务提升工程、数据融合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网络安全提升工程和信息素养提升工程。

二是夯实数字教育基础底座。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建好“一张网、一朵云、一中心”,筑牢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基础条件。因为我们是双校区,所以建设双校区智慧教育中心,打造集智慧教学、场景教学、指挥调度、预测预警、运维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支撑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大力建设AI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支持主动参与、协作讨论、探究建构等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为学习行为的延伸、教学空间弹性复合使用做好支撑。改造多媒体教室,实现智能直录播一体化、教学场景自动感知和联动控制,构建数字教学新环境。

三是推进数字教育创新应用。完善教育教学数字化业务系统建设,实现教务运行、教学管理、教育评价全链路数字化改造。整合、迭代升级学校各类网络教学平台,推进校本教学一体化平台建设,助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开展师生全息画像,构建师生能力动态评估、发展指标监测预警、结果反馈干预管理的全周期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强力支撑重庆交大新教学、新评价、新管理,助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打造基于本研一体化的学业预警、学位预警、学分修读预警监测平台,支撑教学活动质量监督和持续改进。探索人脸识别、语音智能分析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无感知考勤、课堂行为分析、在线教学督导等应用。

四是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一体化智慧教学资源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建全面统一的智慧教学资源库,包括大模型,为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常态化学习提供丰富可达的教学资源。基于课程教学中心与教学资源库数据,系统梳理各学科知识脉络,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学科知识图谱。融合5G、AR/VR、元宇宙等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推进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识,匹配学科知识图谱,升级资源搜索引擎,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的资源服务。

五是深化数字教育教学研究。针对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深化数字教育教学研究,在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设立数字教育专项研究项目。深入推进多层次的智慧教学模式创新,打造一批优秀智慧教学案例,形成一批高质量智慧教学研究成果,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铭校长的分享,重庆交通大学顺应时代发展,乘势而为、积极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持续改革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交通大学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和贡献出的智慧策略。再次感谢张校长作客新华访谈,也感谢屏幕前的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新华网:对话重庆交通大学:探索在教育数字化上开辟发展新空间 (news.cn)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